台风来了,除了抗台工作人员奋战在抗台一线,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呆在家里等待台风过去。但是,却有人迎着大风下海游泳搏浪。7月10日,惊险一幕在舟山朱家尖岛小乌石塘上演,三名游客跳进汹涌的大海游泳,幸亏朱家尖街道和社区的巡防人员及时发现,组织救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第9号台风“灿鸿”逐渐逼近,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关闭桃花岛景区劝退游客抗“灿鸿”,没想到竟然有13名专程到桃花岛“追台风”的游客。好在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事故。(见7月12日 现代金报)
笔者不禁要问,现在的人怎么了?任性到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而且非要等到头破血流或家破人亡时才如梦初醒、悔不当初。如此任性,说到底就是无知、无畏,对生命的漠视,对社会和家庭的不负责任。
股市跌落,已经让人忧心忡忡,“灿鸿”来临不禁令人毛骨悚然。应对股市和自然灾害,不可缺失的就是危机意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一厢情愿,只想好的一面,不向坏处打算,常常被“胜利冲昏头脑”。诸如,在股市不愿见好就收,总想明天还会涨停;面对恶劣气候没有丝毫畏惧,总想离自己还远;企业多年不出事故便放松了管理,总想不可能出什么纰漏……这不是胸有成竹,其实在骨子里就缺少了那种与生俱来危机感,每当事不遂人愿或危险来临时,表现出来的便是束手无策、无以应对。
危机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一个伟大民族的忧患意识,体现在时刻能够为自己警钟长鸣。就安全生产而言,其忧患意识,最大的患便是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就等于杜绝了事故。有了“零事故”的目标并做好了一切防范准备,才真正能够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有备无患,离不开全社会做事服从规范、遵守规则的态度,并将此态度固化为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
“安定之时不敢忘危急,太平之时不敢亡祸乱”。无数血的事故教训给了我们太多的警示,要在忧患中警醒,在警醒中前行。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严峻而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任何人都必须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安全的忧患,努力培养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维护好安全这一底线权利,共享和谐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向阳)- 上一篇:让职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 下一篇:信息安全管理的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