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资格培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1分) 计 10分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办理经营许可证的程序是:( )
A、申请、注册、审查、发证;B、申请、审查、发证、注册;
C、申请、审查、注册、发证;D、申请、发证、审查、注册。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款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C、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同意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 )
A、火灾、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
B、火灾、爆炸、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C、火灾、爆炸、感染、腐蚀及污染环境;
D、火灾、失效、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其他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
A、直接 协调 B、全面 协助
C、全面 单项负责 D、直接 协调
5、企业对从业人员应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主要是指( )
A、厂级、班级、岗位。 B、厂级、车间、班组。
C、车间级、班组、岗位。
6.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其中包括:( )
A.爆炸物 B.易燃液体 C.腐蚀品 D.以上均是。
7.下列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瓦斯爆炸 D.以上均不是
8.决定爆炸品敏感度的内在因素是( )
A.化学组成和结构 B.温度 C.杂质 D.密度
9.甲醇的爆炸极限范围是( )、
A. 1.5—44.0% B. 4.5—44.0% C. 5.5—44.0% D. 5.5—54.0%
10.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方向疏散。
A. 下风 B. 上风 C. 顺风 D. 以上选项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20个空,每空1 分)计20分
1、《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 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和使用。
2、爆炸品储存仓库一般库温应控制在 35 摄氏度为宜,相对温度湿度一般控制在65%~75%。
3、装运易燃,易爆物,易燃液体,可燃性气体等危险品,应采用 专用 运输工具运输。
4、燃烧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 点火源 ,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
5、为防止容器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燃烧或爆炸,动火检修前应对容器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置换、吹扫、 清洗 。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必须安装 温湿度计 ,用来调节温度和湿度。
7、生产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消化道和 皮肤 。
8、常见的点火源包括明火源、摩擦与撞击、 高温体 、电气火花、光线照射、化学反应热等。
9、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三种,分别为:隔离贮存、 隔开 贮存、分离贮存。
10、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 5 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
1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12、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 2014年12月1日 起施行。
13、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两类危险化学品,不得 同库储存 。
14、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该设有避雷设施,并且每 1年 至少检测一次。
15、工人有权了解化学品的特性、危害性、预防措施、培训程序;当有充分理由判断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时,可以 拒绝作业 。
16、工作场所使用化学品的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清除 废弃物 和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废旧容器。
17、存放剧毒物品的库房应使用 无双制 措施。
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2011年12月1日 起施行。
19、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 5 米。
20、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是隔离法;窒息法; 冷却法 ;抑制法。
三、判断题(共10题 每题1分)计10分
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对)
2、由集体研究做出错误决定,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有集体共同承担责任。 (错)
3、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但无职业危害。 (错)
4、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必须由定点证书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 (错)
5、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签定“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对)
6、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对)
7、农民工、临时工可以不佩戴或者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错)
8、溶解性是指常温常压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
9、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就是对设备的加工精度进行检查和测定。(错)
10、影响设备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焊缝、压力、温度等。(错)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计30分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哪几大类?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责任是什么?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 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3、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4、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一)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
(二)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 有关规定;
(三)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四)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5、简述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操作步骤?
(1)打开气瓶阀,检查气瓶气压(压力应大 24MPa),检查气瓶的压力表指针应在绿色格之内,呼吸器各部件完好,然后关闭阀门,放尽 余气。 (2)气瓶阀门和背托朝上,利用过肩式或交叉穿衣式背上呼吸器,适当调整肩 带的上下位置和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3)插入腰带插头,然后将腰带一侧的伸缩带向后拉紧扣牢。 (4)撑开面罩头网,由上向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整面罩位置。用手按住面罩 进气口,通过吸气检查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再收紧面罩紧固带,或重新戴面 罩。 (5)打开气瓶开关及供给阀。 (6)将供气阀接口与面罩接口吻合,然后握住面罩吸气根部,左手把供气阀向 里按,当听到"咔嚓"声即安装完毕。 (7)应呼吸若干次检查供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应舒畅,无不适感觉。
6、为什么个人防护用品不能作为控制危险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手段?
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15分)
试论述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
2、可能事故及其危害、危害程度分析
3、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4、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
5、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
6、应急培训与预案演练
六、事故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15分)
聊城市蓝威化工有限公司“4.17”事故
2003年4月17日,聊城地区突降暴雨,致使聊城蓝威化工有限公司存放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的仓库(礼堂改建)周围积水通过北侧中部门槛进入库内,将仓库存放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浸湿,引起化学反应剧烈放热,16点30分左右发生自燃,产生有害化学气体,造成严重中毒伤亡。这起事故共造成伤亡137人,其中中毒死亡4人,重度中毒6人,轻度中毒127人。
请分析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该公司存放危化品的仓库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属危化品,且是遇湿易燃物品,这是造成此次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2)安全管理混乱,对危化品仓库的管理不到位,员工缺乏避险意识,造成多人伤亡中毒;(3)该公司危化品应急预案不完善,突降暴雨没有采取应急措施致使事故扩大。
对这次事故的防范措施:
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存放要符合相关标准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完善应急预案
- 上一篇:“零死亡”需要真抓实干
- 下一篇:《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