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时,我们有一句宣传口号是“宁停三分不闯一秒”,宣传的不可谓不多,但为什么还是会有“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呢?
当然,这与国人的安全意识较差和个别人素质不高有关,但如果完全归咎于是国人素质问题,却有失偏颇。如红绿灯的设置,笔者发现,相对于只有40秒左右的红灯路口,100多秒的红灯路口,闯红灯的要多的多,这是为什么呢?我国的红绿灯的设置,更多的是为了方便车辆的通行,因此导致行人如果一次过不了马路,将等待漫长的时间。因为红灯时间太长,一些人在红灯面前就等不及了,所以就出现了“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如果红绿灯设置不合理,长时间的等待很容易导致行人闯红灯,这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行人。所以,合理缩短红灯时间,是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个有效办法。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国人忍耐红灯的时间是70秒,在交通流量较大的主支相交路口,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90秒,如果红灯时间超过了可忍受等待时间,就会导致闯红灯等行为,造成路口人车矛盾,进而影响交通。经调查发现,当等候超过90秒,行人过街信号灯作用趋于零。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红绿灯面前同样如此,如果长时间地等待,就会出现焦躁情绪,就容易闯红灯。那么,如何提高路口的交通效率,避免人车抢道的而产生不安全的现象?如何避免等待红灯的人们出行焦躁情绪而闯红灯呢?那就要为了不使行人闯一秒,就不能让他等三分钟,合理缩短红灯时间,是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个有效办法。设置红绿灯是非常必要的,但关键是要科学,要合理。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呢?简单的说,红绿灯的设置,既要考虑车行,还要考虑人行,更要考虑可行。尽量遵循自然规律,科学管理,才能维持良好的交通和社会秩序。
想到以前,在一个市区宽阔的马路上,近三公里才设置一个行人通道,行人翻栏杆的现象屡屡发生,造成不少安全事故,有关部门只讲行人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差,却不管让行人步行几公里寻找一个出入口是否合理。当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多增加了几个出入口后,行人行人翻栏杆过马路的现象才大为减少。所以,安全设置不仅要科学化,还应该人性化,要考虑耐守度,要方便市民的出行与安全,当然,市民也需要提高素质,遵守交通规则。
(王东照)- 上一篇:杜邦事故启示:安全管理需久久为功
- 下一篇:浙江温岭鞋厂火灾案老板被判赔偿1658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