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栋梁局长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了强化安全生产治理,集中力量开展“六打六治”的要求。这既是安监总局在全面调研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更是安全生产领域深化“打非治违”的一剂猛药。要想确保这剂猛药的效果,必须认真把脉、对症下药。
要按时“用药”,细排“六打六治”时间节点。在思想认识上高度统一,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超前意识,根据“六打六治”总体工作部署,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细化本地区、本单位“六打六治”的具体措施。制定详细的打治时间安排表,列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和步骤,明确什么时间达到什么进度、实现什么目标、取得什么效果,分阶段、分批次、分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力求在时间节点安排上从紧从快。从而严防上级决策部署被“大而化之”现象,确保“六打六治”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按量“服药”,掌握“六打六治”频次密度。“六打六治”要求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在预防和治本上发力。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找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领域和环节,划定六“打”击、六整“治”的重点,瞄准这些重点“靶区”,增加打治的频度和密度,下大力气、下大投入逐一攻破。同时,要坚持群众路线,杜绝工作上的盲目性,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对于非工作重点,要适当减少工作强度,避免“严打严治”扰民,从而取得群众的支持,放大工作效果。
要严防“假药”,确保“六打六治”直达病灶。“六打六治”是针对当前非法违法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占比较高,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务必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严防形式上轰轰烈烈,而工作上蜻蜓点水的“假把式”,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严细各单位、各部门、各责任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工作重点和成效,签订“六打六治”责任状。用高度的责任心,以“六最要求”和“钉钉子”的精神,找准工作方向,把准安全“脉搏”,摸清问题“病灶”,彻底根除顽疾,将打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评论员甘信明)- 上一篇:到底是“事故演习”还是把事故说成演习
- 下一篇:透明的隐患:建筑玻璃成“不定时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