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猛于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24日考察黄岛事故抢险工作时所指出的一样,“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令人痛心。”“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历史与现实总是以冷峻、残酷乃至狰狞的面目,反复验证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准线和生命线,安全失去保障,任何发展及呈现出的繁荣终将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直面黄岛事故瞬间离去的生命,任何语言和词汇都显得无以复加的苍白与孱弱,然而,我们还是仍不住地想去追问和反思:假如安全发展的理念在政府、企业心中的份量更重一点点,假如安全举措的投入和落实更坚决果断一点点,假如安全生产大检查更精细一点点,假如面对事故警情更警觉警醒一点点,假如事故的应急处置更科学合理一点点,那么,会不会……
再多美好的预设抵不过现实一记响亮的耳光。黄岛事故象浸润了鲜血的鞭子,狠狠地落在我们的身上、心上,也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地明白,关于保障安全,我们真的做的很不够!必须做好“加法”,补好短板。
一是要加深对安全发展理念的领会和贯彻。要将之作为我们生存生产生活的胎记,牢牢烙在心头。无论何种身份,无论从事何种生产生活活动,先扪心自问一下,安全否?安全有保障否?真正做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发展决策不做,不具备安全保障的活动不开展。
二是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很多时候,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重视,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看看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就能一目了然。必须克服安全生产工作脸面化、标签化的潜在思维,把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以及有限投入等同于重视和尽职,要多看投入是否满足和适应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三是加快“五种能力”的提升。对于安监部门而言,使命之光荣、责任之重大使大家不能有丝毫懈怠,唯有尽快增强坚守红线的能力、敢于担责的能力、抓落实的能力、安全生产专业能力以及对安全舆论宣传的把控能力等“五种能力”,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四是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形成。无论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看,还是从有效有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看,当前安全生产“小马拉大车”的大安全监管体制弊端仍未能得到有效纠治,仍需更为强势强力的顶层设计。
五是要加重事故责任追究。严厉严肃的责任追究是保障责任主体严格落实责任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通过责任追究真正使各责任主体不敢疏于责任履行,不敢出事。要切实纠正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失之于偏、失之于软以及失之于宽等倾向与问题,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阿房宫赋》警世有云:“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有媒体披露,早在两年之前的2011年9月,中石化就曾专门出具过事故地段输油管道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遗憾的是,两年多来,这一隐患却与城市的发展“和谐”共存,直到最终酿成大祸。闻之,禁不住黯然叹息,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知而不为,不正是安全防事故的“加法”没有做好,最终导致城市发展“减收”甚至倒退的典型个案吗?而这样的发展,对于社会、对于民众又有何正面价值和进步意义?
(三言)- 上一篇:化解城市风险需应急机制给力
- 下一篇:保障安全的那些事儿,我们真的做的很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