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程序
1. 实验室位于医院的适宜位置或楼层,便于病人识别、前往,便于与相关医护人员协调工作。
2. 夜间急诊处设发光指示。
3. 实验室应设等候区域,配备一定的服务设施,尽量使病人感到舒适和安慰。
4. 实验室设采样区域和采样窗口,应使病人感到舒适和安全。
5. 实验室应设无障碍通道或特殊操作区域,便于为有特殊要求的人士服务。
6. 实验室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分开。
7. 各实验室空间宽敞、照明充足;有后备能源系统,停电时可支持实验室工作20分钟以上;有完善的供排水系统,有蓄水装置,可供停水时使用1小时以上;有通风装置。
8. 各实验室设置洗手池,为感应式水龙头,位置在靠近出口处;洗手池处同时设洗手消毒液。
9. 实验室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黄沙箱等),做到定期检查,保证使用。
10. 各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电脑,安装LIS系统,科内联网。
11. 各实验室配备空调装置,温度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12. 实验室保持清洁,仪器有防尘罩。有要求的实验室噪音应不大于70分贝。
13. 实验室有仪器、设备的区域应防电磁干扰,防辐射,防震动;仪器设备布局要合理、整齐,便于操作;仪器设备摆放在坚固防震的台面上,保持平稳状态,正常使用下不得随意挪动,如有搬动,应重新校验其准确度,以确保检测的有效性,精密仪器均应配备稳压电源,保证仪器分析的要求。
14. 实验室内不同的实验区域应分开,并有明显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15. 实验台表面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实验室地面为防滑地砖,易于清洁。
16. 实验室中的家具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表面易于清洁或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17. 各实验室设臭氧消毒装置,每日定时自动启动;有要求的实验室同时设紫外消毒灯。
18. 各实验室有专门放置废弃物的容器,各类废弃物容器有不同标识;废弃物每日暂时集中在清洁间,按医院规定运送和处理。
19. 有特殊管理规定的实验室如微生物室、分子生物室、HIV实验室,按其相应要求进行设计、布局。
20. 无菌室有良好的防菌、防尘和灭菌措施和合理的环境布局。
21. 综合室有专门的文件柜进行文件、资料、档案等的保管,保证安全、保密。
22. 未能领用完的消耗性材料保存在仓库中,防尘防潮。
23. 危险物品的存放有特定区域,遵守《实验室危险物品管理规定》。
- 上一篇: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 下一篇:计量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实验室校准环境条件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因环境所带来的计量误差。
2.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设施的控制。
3.内容
3.1本公司实验室在建筑施工时,已考虑室内的噪音、防震、防尘、防腐蚀、防磁与屏蔽等方面满足计量环境条件,实验室配置温、湿度表及柜式空调,确保校准环境条件符合相关检定规程要求。
3.2温、湿度表送外校准,确保环境要求监控的准确性。
3.3每日进行校准工作前,先按检定规程要求调节好空调相关温、湿度,记录相关温、湿度达到检定规程后方可执行相关校验工作。
3.4按空调保养要求对空调设施进行保养。
3.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零食和存放食物等。
3.6进入计量校准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拖鞋及工作服,外来人员进行计量校准室必须穿着鞋套。
3.7实验室人员在进行检验或检定、调修或试验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3.8实验室人员在进行高温、高压、带电场合时,须有两人以上在场方许操作。发现不安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排除不安全等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操作。
3.9实验室应认真做好防盗、防火工作,经常检查公共安全防范设施是否完好可靠,下班时关好门窗、水电等。
3.10非实验室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室内,经同意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有实验室人员陪同,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禁乱摸乱动室内仪器设备及其他各项设施。
4相关表单《实验室湿温度记录表》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