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焊接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工具、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工作地点是否符合要求;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电焊机如在室外,应设有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4.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设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接地线不得接在管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和轨道上,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5.焊接前要检查工作地周围10米处,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应设法排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方可操作。
6.高空作业更应注意金属火花飞溅而引起火灾。
7.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在密闭金属容器焊接或切割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除有毒烟尘的装置,并应有人监护;
8.容器内使用电压为12V手提灯,容器外应设专人配合施工并做好安全监护;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索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9.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0.焊接作业时须配置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监护。作业完毕,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确认无引火点后,方可离去。
11.工作时注意,以免火花及熔渣随风飘落而引起火灾,焊条头不得随意乱丢,做到文明施工;
12.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锁好开关箱,并检查作业及周围场所,确认无引起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
7.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慎而造成猛烈的撞击等,
8.乙炔非常易燃,且燃烧温度很高,有时还会发生分解爆炸。要把贮存乙炔的容器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9.应选择安全的场所设置乙炔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及电气设备;乙炔气瓶应竖直摆放,防止丙酮流出造成燃烧爆炸;一旦要使用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静止20分钟后再使用。
10.气瓶温度过高会引起爆炸。乙炔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瓶阀冬季解冻加温时,应使用40℃以下温水。
11.如发现乙炔气瓶有发热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冷却瓶体,同时最好将气瓶移至远离人员的安全处加以妥善处理。
12.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13.割嘴离工件的距离一般在3—5mm之间,过近容易回火。
14.气瓶受到剧烈振动会引起爆炸
15.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比例不当也会形成具有爆炸性的预混气体。
16.由于焊、气割是明火操作,特别是气割中产生大量飞溅的氧化物熔渣,如火星熔渣遇到可燃,易燃物质就会引起火灾,所以要保证气焊,气割场地防火安全。
17.乙炔瓶使用时应竖立,卧倒的气瓶使用立起20分钟后再使用,防止丙酮流出。
18.胶管的长度一般不小于5米,最好在10—15米为宜,过长会增加气体流动。
19.若遇到回火时,应先关闭乙炔开关,后关闭氧气开关。

1.发现触电者应立即拉下电闸,并用木棒胶管等使其脱离电源,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在未切断电源前,不准直接用手拉人体裸露部分。
2.严禁焊接未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的装过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管道等以及带电带压设备。
3.在多人工作,层作业或固定场所施焊时,应设防护屏障。
4.下雨天气不准露天焊接。必要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在低洼地方和金属器内焊接时,除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外,并应设有绝缘垫板。
5.在清除铁锈、焊接时,应戴防护眼镜。
6.移动电焊机时,应先切断电源。
7.高处焊接(2米以上)应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和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8.电焊机在有水易潮处应垫高于地面,露天放置应设防雨棚,夏季应设在通风处,使用时温度不超过60℃。
9.焊接时,工件要放稳,并有防止歪倒和坠落的措施。
10.工作中断和下班时要切断电源,整理设备场地,收好工件,熄灭火种。
11.电焊机应有专人管理,按时检查维护,电焊工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12.检修转动设备或进入设备内,必须事先办理检修证和进入设备作业证,联系操作工同意后,通知电工切断电源,采取安全措施,并按规定设专人监护方可施工。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