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表制度 |
作者:jjh-chf 日期:2008-9-3 9:14:00 |
安全检查表制度
第一章 编制目的和原则 第一条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是企业实施安全检查和各生产岗位及相关岗位实施岗位巡回检查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它是由有经验的并且对工艺、设备及操作熟悉的人员,事先对检查对象共同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并编制成表。 第二条 为防止遗漏,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通常是把检查对象作为系统,将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单元,按单元进行制定。安全检查编制出来后,就可在以后的安全检查时,按已定的项目和要求,进行检查和诊断。 第三条 安全检查表是最早开发的一种系统危险性分析方法,也是最基础、最简便的识别危险的方法,至今仍然应用得最多、最广泛。 第二章 检查表的特点 第四条 安全检查是我国长期以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传统的安全管理是凭经验、凭直觉进行检查,由于经验有一定局限性,往往在检查时会产生疏忽和遗漏。安全检查表是由各种专业人员和技师、操作工人等事先经过充分的分析和座谈,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经验而编制出来的,按照检查表进行检查避免了传统安全检查时的一些弊端,能够比较全面找出生产装置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 第五条 简明易懂,易于掌握,实施方便。 第六条 应用范围广,不论是新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还是在运行装置的日常操作、作业环境、运行状态及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可应用。 第七条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之一是有关安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因此,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有利于各项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安全检查表还可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 第三章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步骤和依据 第八条 编制的步骤: 1、熟悉系统。首先要详细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等。 2、搜集有关安全的法规、标准和制度及同类系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的依据。 3、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4、根据有关安全的法规制度和过去事故的教训,以及分析人员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本单位经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和要点,并按照一定的格式列成表。 第九条 编制的依据: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要求时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 1、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和规定 如编制工艺过程的检查表,应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指标来制定,编制压力容器安全检查表时则要按照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法规要求制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应广泛收集国内外同类装置已经发生的事故,并根据事故的原因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列在表内经常检查,预防事故发生。 3、本单位经验 根据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长期工作的经验,分析导致事故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列入表内进行检查。 4、其他分析方法的结果 对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可用事故树、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其他方法进行分析,将查出的危险因素列成表格,经常检查,防止其发生。 |
- 上一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 下一篇: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原创 |
作者:原创(游客) 日期:2016-9-30 14:15:58 |
![]() |
原创 |
作者:原创(游客) 日期:2016-9-28 19:34:10 |
![]() |
原创 |
作者:原创(游客) 日期:2016-9-6 19:59: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