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第八章 掩盖真相(3)
第八章 掩盖真相(3) 郭启莫非交了华盖运,开年他就不顺当,不是这事那事的。 俗话说,树大招风。凤凰轮胎公司,鹤立鸡群,稍有点风吹草动,就能掀起了一层层浪。上上下下,骚动一阵子又一阵子。 郭启为平息风波,着实很忙乎,他成了灭火队长了,前蹿后跳,今天去省城,明天到市里,可以说是马不停蹄。 他有个习惯,每天来到班上,水可不喝,烟可不抽,首先翻翻报纸,看看有啥新闻。 这几天,郭启对报纸特敏感,他曾下令宣传部,不许对外发稿,特别是涉及公司有关产值、利润,一律封杀。 这是一张《化工报》。郭启仅看了一版,既没有凤凰轮胎公司引进第二条流水线的报道,更没有其它宣传。去年,因一篇写他的通讯报道,着实公司闹腾了一阵子。比如,通讯中写他本应订W公司的产品,非到G公司,货比三家,光这一项就节省了800万元。知道内情的,直撇嘴。南欣看了这篇报道,找到了郭启,劈头就问:“失实报道,有意污辱W公司,这是犯忌的,堂堂的大公司,怎能做出这等有失国格的事情。”尽管南欣的说法,也是犯忌的,对郭启不尊敬,但她没有出路了,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因为W公司是经她考察后,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来的。后来说这个公司质量有问题,结果才到G公司。有人说她得到W公司好处费了,几十万呢?换到他人身上,非找郭启说理不可。南欣已经给郭启留面子。 郭启喝了一口水,将报纸翻到三版,在报纸右下角有篇读者来信:他连看也没看,顺手把报纸推到一边。本想打电话给李福,询问轮胎货款情况。 黄琪拿着报纸推门进来了,对郭启说:“郭总,你看《化工报》了吗?有读者来信,说我们公司弄虚作假,骗取省市领导信任。凤凰公司到底是赢利?还是亏损?” 郭启好像被贼抓住了一样,还有啥说的。这回露馅了,非挨整了不行。他接过那张报纸,目光锁定那封读者来信上。 “咦!怎么没落真名!只写凤凰轮公司一职工。”郭启嘴里说着,脸也阴得好重好重。但他是做贼心虚,还假装镇静。 “谁这么缺德,有种的,落上真名?”黄琪补充说。 “现在,说什么都不好使,白纸印黑字。既然人家敢写,人家就掌握一手材料,那是谁干的呢?有事可以找我吗,何必下绊子,多不光明正大!” “怪了,《化工报》为何不来公司核实,万一有错,他们可怎么收场呢?”黄琪小声嘀咕。 郭启像木偶一样。呆坐在椅子上,他如何处理此事。 亏这封读者来信,没放在一版,又不是记者采写的,可能就是一普通来信而已。 “要不,我到各分厂把这期《化工报》收上来?”黄琪问。 郭启没表态。 黄琪知道怎样处理这件事。这位女人,之所以能做公司办主任,一是她有办事能力,二是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手眼通天,那路子,她可能都熟,连各个处室,到各个分厂的头头,都是她的好朋友。她惟恐出差头,连秘书都不让去,亲自出马,挨处室、分厂把全公司订的16份《化工报》全部收齐了。按惯例,一般工人是看不到《化工报》的。 现在的事,只要你没贪污受贿,即使多报了利润,也犯不了罪,卯大劲说你工作不实,严重点,戴上好大喜功的帽子。 日子过去了半个月。仍没有信息。 惟恐出差头,郭启打发宣传部长去了一趟京城,一是摆平那封读者来信,二是哨听哨听对这篇读者来信的处理。 还没等宣传部长从京城回来,家里却炸锅了。 那篇“读者来信”竟用白纸抄了一遍,并贴在公司门前。 因工人下早班(早六点),哗啦啦围了一大群人,指着来信,猜测说:“准是了解内情的人,否则,谁知道那么细呀,准是财务的,要不然就是南欣,不会的,人家是博士,不会做那种事!” 最后走出公司大门的左星,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二话没说,将那张“大字报”撕了下来,叠了叠,放进了衣兜里。 郭启知道这件事,很恼火。忿忿地骂道:“有种的,你站出来,直接跟我交涉,何必整这名堂!”话是这么说,但谁敢反映这件事。 郭启知道,这股风肯定会刮起来的。 果然如此。 大约有一二百人,聚集在财务处门口,满走廊都是人,吵吵嚷嚷的。 原来是来要集资款的。 梅花花站在财务处长门口,非叫处长出来,叫他说个明白。 郭启知道了这件事。他从三楼来到二楼,他大声对讨要集资款的人群说:“你们放心,不用找财务老总,我告诉你们,明天发利息,如果不信,你们来找我?” 大话放出去了。可那钱可不好解决? 贷款一时下不来,只好求助于李福,叫他跟市里轮胎销售点拆借拆借,以解决燃眉之急。(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