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10点半,湖北武汉一中年男子骑电动车经过武昌民族大道高架桥路段,在躲避横穿马路的行人时因刹车过猛,整个人飞了出去并摔在了马路上,被紧跟其后开来了一辆白色轿车压在轿车正下方。这时,附近筑路工地上的7位农民工听到了轿车司机的喊声,迅速赶了过来,他们先是用合力将轿车的尾部抬起,然后又费力缓缓抬着轿车挪开,成功将受伤男子救出。短短几分钟之后,附近医院的救护车赶到。医生和司机齐心合力地将伤者安置到救护车上,转身却发现这7位农民工已悄然离去。(据11月24日《人民日报》)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却出现一些失道无德的现象,遇事不管,遇险不帮,遇难不救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频繁传出“搀扶反被诬告”的消息,令人心寒,也令社会蒙羞,刺痛了一些人的心。事故发生时,有的人不再敢挺身而出,有的人不愿伸手施援,更有的人冷眼旁观。
如果说,小悦悦案中拾荒的陈婆婆以自己的良知,为道德留住了脸面;那么,这一次,车祸突发时,7位农民工毅然出手相救,为我们树起了又一个人性光辉的坐标。当伤者在车下呻吟时,七位农民工为什么挺身而出?只因危难时刻扶危救困,这是人性的本能。
据悉,受伤男子获救后被转到武昌区的一家大医院救治。接诊医生介绍说,伤者数根肋骨骨折,并有肺挫伤,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这两分钟无声的帮助赢得的宝贵时间,其他脏器也许会受到伤害,治疗起来难度要大很多。
此事被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网友感叹道:“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啊,这些农民工兄弟看到了需要帮助的情况,毫不迟疑地出手相助。做完好事后,又不留姓名悄然而去。这些农民工兄弟的“大义善举,见危施救”给我们这些城里人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该当面谢谢他们。”
据媒体报道,当7位农民工第二次抬车时,围观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围观的人不仅不帮忙,反而冷嘲热讽:“看这些傻老帽能的!”、“真是不吃亏不知道厉害,到时候被人讹了后悔就晚了啊”个别的甚至“开导”道:“叫司机多给点钱,不给钱你们抬个么事撒”……
再让我们听听救人的“草根英雄”们怎么说的:
64岁的王泽球是年龄最大的施救者,在他看来,抬车救人是件小事,“人在世就是应该多做好事”。
42岁的袁建文说,不管是谁,如果失去了亲人,那该有多痛苦!如果遇到别人有生命危险不去救,我这一辈子也会良心不安的。日子再难,做人做事咱也不能亏心啊!”
面对围观的人地鼓嚣与嘲讽,58岁的电焊工盛红军很是反感。“如果救人也要钱,那咱就不配叫人!有事大家帮,讲的是个情义和实在,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见死不救,趁火打劫,这种昧良心的亏心事咱干不来!”说这句话时,他显得有些激动。
“昨天我们抬车时,确实有些顾虑,但最终还是良心占了上风。再说,时间紧迫,也容不得你七想八想,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7人中最年轻的顾问说起来条分缕析、“引经据典”。
就是这些可亲可敬的农民工,而当他们把伤者送上救护车之后,依旧平静地回到各自岗位上,救人义举他们对任何人都没提起,可能他们压根也没意识到这是什么“义举”。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7位常年工作在风吹日晒筑路工地的农民工兄弟,大体应该属于埋头苦干的人了。而他们的义举,就如同一袭春风,在这初冬的季节里,使人们依旧感受到一股久违的清新;又似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了一些曾经冰封而干涸的内心;更似一束强力光波,穿透了黑暗的荫蔽,奔向那光明的远方……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放大社会的缺陷和冷漠,但这7位农民工用无声的行动提醒了我们,善举、善意、善行往往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给我们力量。他们的救人壮举,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振奋。
“草根英雄”们毫不迟疑的行动,标出了最高远的“道德海拔”。它一次次的托起了社会的道义标杆,一次次激荡着温暖的人性暖流。
这个社会有许许多多的群体,如果,以后我们遇到了别人的求援,是施以援手,还是袖手旁观,我想,这7位农民工兄弟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因为,托起“道德的天平”的,不仅仅应该是“草根英雄”!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