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安全要“武装”不要“包装”(8月作品)

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当人的生命顷刻消逝之后,一些企业和员工对安全重视程度总是空前紧张。但在重视安全过程中,我们却不难发现有的是真正把安全放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他们能用安全技能来武装自己,切实做到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防范于未燃。

  然而。在有些企业和员工中,他们对“别人感冒我吃药”的认识并不透彻,根本没有把安全当会事儿,学习之前不用安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工作之前不用安全防护措施武装自己的行动。取而代之的是用“包装”心理应付检查,应付场面。具体表现在:安全技能培训时做做样子,过过场子,最终安全考试成了“高分低能”型员工;还有在高空作业时,戴在身上的安全带形同虚设,有的是身背安全带不系、有的是系而不牢,俨然就是做给别人看的,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安全上的“武装”与“包装”还表现在安全检查上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制度执行力上“疲软”现象,比如:在安全大检查时,有人就蜻蜓点水,纸上画虎,缺乏认真细致、缺乏面面俱到;在安全执法过程中,有人喜欢搞“下不为例”或是网开一面,把安全执法纠缠在感情上,怕得罪人。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安全执法不严,安全执行力失范,习惯性违章的乱象,各种安全漏洞也如日中天。

  “武装”与“包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其意义却截然不一样。“武装”是工作和行动的务实的标志,“包装”求的是外表光鲜,有华而不实之嫌疑,有玩障眼法之嫌疑。“武装”说到底,是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是对企业持续改进超越发展负责,而“包装”则是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当儿戏,对企业生产经验发展也极为不利。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安全工作上,任何细节都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否则就追悔莫及。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企业和员工,不论是安全知识培训,还是工作前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论是安全大检查,还是安全现场执法中,都应当用科学的安全知识来武装自己头脑,用规范的安全防护措施武装自己的身体,武装自己的工作现场,自己想到了、武装了,才能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