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路桥行业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时期,加强成本控制追求利益最大化,确保安全与质量是所有路桥行业共同的目标。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确保效益又要确保安全生产,既要又好又快又要降本增效,这无疑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得不使安全管理者在“管理”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完善管理措施,改进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针对安全工作现状及行业特点,如何搞好协作队伍和协作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公路工程施工的现状及特点
(一)首先,工程项目流动性大。由于公路施工不断向山区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转移,可变因素多,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有超过80%的作业人员是农民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人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强;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的变换,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因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不同导致作业人员的流动和作业环境的流动。流动性要求项目的安全组织管理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便很快有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二)分包单位、协作队伍、协作班组数量多,其资质、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做好对分包单位和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也是项目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公路施工具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由于集中了大量的农民工,很多都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这样给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四)由于公路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项目的成本控制突出,也给安全投入带来间接影响。许多协作单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的现象,对安全施工抱着侥幸心理,这就给项目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二、针对上述特点,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项目安全管理,就要依据统一协调管理原则,强化项目牵头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协作队伍的进场前,与项目必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及责任书,以作为双方管理的依据。同时,管理协议和责任书的内容要细化,如载明管理责任范围和义务,确认资金投入比例,明确奖惩措施及争议处理方式。这样,项目在对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执行过程中就有了可行性依据。对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和责任书的视同无力履约禁止进场施工。
(二)强化进出场制度。要求协作队伍的所有员工在进场时持有效证件到项目部备案登记,中途离场必须到项目部销号。使项目能准确掌握进场人数、年龄、技术专长、从事工种、有无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否为逃案犯等相关重要信息。进出场制度的建立最大优点在于使监督对象统一明了,也为项目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工程技术交底乃至工资发放、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有效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部各部门牵头,组织对协作队伍在分部、分项施工前,进行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总交底后准许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四)对每一个作业工人在分部、分项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知识培训。
(五)施工现场的专兼职安全员的设置必须到位,杜绝专职不专,兼职不管的现象。且相关知识须加强培训,提高履责能力。
(六)监督管理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奖惩制,加大执行力,用铁的制度来约束行为。
(七)必须以极其认真的态度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不同工种的工作特点和安全责任大小,分别设立责任书内容,做到权责对等。对于已经签订的责任书,要通过不同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发动大家共同监督责任书的执行。在责任书的履行过程中,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责任书能够执行到位。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管理协议”和责任书履行情况的考核兑现力度,严格按照责任书设定的奖惩办法予以兑现,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切实防止协议书、责任书流于形式的现象,不断增强协议书和责任书的刚性约束力,以此促进各岗位安全职责的全面落实是搞好协作队伍及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
总之,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科学、严肃、细致的工作,涉及到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搞好协作队伍及班组的安全管理,需要每一名责任者的尽职尽责,需要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任何一个岗位的职责不到位,都可能酿成巨大的事故灾难,给项目和员工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