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密闭空间作业应落实的安全措施(2月作品)

  在密闭空间作业,也称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中国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危险因素较多,有中毒窒息、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物体打击等不安全因素。在过去发生的许多血淋淋的事故案例中,为人们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为确保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向单位领导提出申请,制定安全措施,组织人员进行落实。当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可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密闭空间作业;

  其实,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的过程,就是强调安全许可的过程,也是落实安全责任、编制安全施工方案、组织落实安全措施的全过程。只要通过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也就说明整个检修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安全,都有专人分兵把守,相互监督制约,有人想违章作业也不容易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如果密闭空间与生产系统连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隔绝,未经安全隔绝,不得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只有彻底切断了人将要进入的设备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相连的管道、动力电源,进入设备内部检修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3、必须切断动力电,使用安全灯具。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向电工提出申请,停电并在开关上挂上“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的安全警示牌后,主可作业,防止密闭设备内的运转设备被人误动作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强调,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因通风不畅,人体易出汗,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因此,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作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进入密闭容器作业前,应用空气将设备、容器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置换出来,使设备、容器内的氧含在18%以上,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

  5、必须进行安全分析。一般情况下,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都应对内部的氧含量及有毒有害气体成份进行取样分析,对通风置换的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只有氧含量19--22%之间,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之内,人员进行作业才是安全的。否则就必须佩戴供氧式防护用具进行作业。

  6、必须有人在器外进行监护。为防止意外发生,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在容器外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同被监护人之间,要事先确定好联络信号,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救护。监护人进入容器内部救人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科学施救。

  7、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任何作业,虽然安全措施周密,但还是会有意外的时候,为防止意外发生,负责监护的人员,在作业前,必须编制应急救援措施,事先必须准备好用于救护作业人员的相应的工具。如安全绳、空气呼吸器、单架等救护用具,如果危险较大时,应提前安排救护队员进行现场监护。一旦发生意外,立即投入救援工作,把事故控制在较小的损失之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