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企业安全的短视病为何久治不愈(5月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安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是一切发展的保障。谁都不能容忍,不顾安全的冒进。可现在仍然有个别行业,今天矿难、明天火灾,安全事故简直是按下葫芦瓢又起。这多少都与管理者急功近利,对安全报有侥幸,不愿为安全做巨大前期投入的短视心理有关。

  安全建设方面不愿大量投资,有一些老企业前期安全设计标准起点就低,后期设备改造又不愿过多涉及安全方面,特别是私营企业只看眼前效益,宁愿可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偷排工艺废水,擅加食品配料,暗自无证经营,期望在发生事故之前迅速致富,一口吃个胖子。有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后续研发和安全投入,较国际企业都有明显距离。中国之大,但跻身500强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好不容易形成一定规模,却因为企业内部一个小小安全事故的引爆,而迅速瓦解。苦心经营的品牌也会因一念之差,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被人们所抛弃,这是我们所痛心的。

  安全管理环节缺乏长效机制,有许多企业特别炼油企业,明文规定禁止在单位吸烟,但只要你不是专职安全人员,总可以见到一些吞云吐雾的瘾君子。其实如果被管理者发现,吸烟人将会有包括工资、奖金、年终评级等综合起来近万元的损失。那么为什么还有人铤而走险呢?原来安全只是靠几个有限的安全负责人来管理,一般人都漠视这种行为的非法性,而专职的安全管理者也是全凭自己的喜好,睁一眼闭一眼,风声大了就罚,平时没事便松的“动态管理”。员工们更是觉得,安全虽然重要,却以违章未被处罚为荣。安全环境,安全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重要工作,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只是自上而下的说教,不只是喊喊各种漂亮的口号。让员工广泛的参与安全管理,每个人都有安全管理的发言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安全抱有侥幸心理,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功夫不用在要花大钱的安全环境建设上,精力不用在要花长时间的安全理念养成上。像个赌徒一样,用小钱,用少时间在务虚上做足文章。一进入这些单位的大门,到处都是标语横幅,好像是进行开张典礼。员工却在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条件下工作。听一个员工讲,所谓的安全培训,就是把大家召集到会议室,每人发一张纸,开卷考试。大家嘻嘻哈哈地把上级下发的安全文件逐条抄一遍,文件精神就算是落到实处了。真要是有一天出现类似事故,把试卷翻出来,白纸黑字,明知故犯,你想抵赖都不行。管理者便可高枕无忧,安全责任被转移化解了。具体的安全隐患还是悬在头上,看他砸到那个倒霉蛋。

  如今国家安监部门的领导向企业发出强烈的信号,对事故的责任人决不手软。一定将其搞得身败名裂,倾家荡产。使其所追求的名、利着两样东西,因一场事故而变成泡影,安全工作如此的高压态势,谁还敢以自己的美好前景冒险。

  乱世重典,猛药常用,便可彻底治愈管理者心中的短视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