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思路(4月作品)

  安全文化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使安全成为所有员工的共同的自觉行为。另外,安全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从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本目的出发,以‘‘为了人”和“人的管理”为方针,强调人的因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地位,进而促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密切关注安全。

  当前,许多企业都正处在从传统安全管理向现代安全管理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想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是统一全体员工从事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作为企业员工,若对这个行为准则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有抵触情绪,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搞不好的。对企业领导而言,特别是厂长、经理,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这是《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的,属于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企业第一领导者就是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和责任者。以此类推,各车间主任、工段长则应对本车间、本工段的安全工作负具体的领导责任。只有做到分线负责,分级管理,并把工作重心往下移,把关口前移到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圆工,形成“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的保障体系,建立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全厂的“三保”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全面、全员、全过程、全天候。

  (二)强化教育培训

  安全工作既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同时又是企业的一项“天字号”工程。要顺利推进这项“天字号”工程,就必须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细节的基础上,狠抓员工队伍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也就是说,要营造一个“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环境,没有安全文化氛围是不行的。要不断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百日无事故”劳动竞赛、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及“三不伤害”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技能水平,从而达到我工作、我安全、我快乐。使人治逐步向法制转化,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现代化管理转化。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导入安全文化。

  (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学有一个原 则:“人是不可靠的,要从管理上施加控制。”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又是事故发生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它们不过是管理失误的表现而已。因此,要防止事故发生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入手,充分利用管理机能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此外,要搞好企业内部管理,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举的管理体系,向科学管理要安全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只要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那么,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会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

  (四)必须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更重视人的行为,以及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因此可以说,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体现在全体人员的行动中。也就是说,要安全生产就要全员参加,这和干好其他事情一样,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为此,管理层应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公布企业的安全政策业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加大安全宣传与培训力度,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的安全工作,收集反馈信息,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予以重视。调动员工的安全积极性、责任感,使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企业的安全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这样,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能起到“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安全生产新格局。

  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使安全成为每位员工的共同的自觉行为,即做到自我、相互和联合控制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上下给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管理就变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侯的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一句话:安全是生产的灵魂,而安全生产的灵魂源自安全文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