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属于青岛的一个县级市,辖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11.2万人口。全市个体工商业户7.5万户,民营企业7700家,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2%。安全生产监管任务较重。近年来,即墨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经验在省做典型发言,今年全国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竞赛”中获先进组织奖称号,安监局直管的危化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行业连续四年“零伤亡事故”。今年是国务院确定的“隐患排查治理年”,现结合即墨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谈几点工作体会:
一、建立三项制度,强化政府部门隐患排查治理监管水平。
一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区市、各镇(办事处)应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和上位规定,结合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有效可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细化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指导本地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即墨市在2004年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对隐患的排查、建档、消除及隐患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责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的扎实有序。
二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制度。督查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的重要手段。把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工作做细做实,不仅能推动工作落实,还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存在漏洞,发掘出基层在工作中的亮点,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国务院安委会开展的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就对开展督查股指工作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日常工作中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形式多样,领导带队督查和专家组专项督查,抽查性督查和全面督查,重点时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将安全生产督查方式、督查内容等规范化、制度化,利用好督查这个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监管水平。
三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制度。要奖优惩劣,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局面,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单位及个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即墨市将全市24个镇(处、区)和85个市直部门全部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范围,建立起了“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市的安全考核体系。市政府每年对安全生产考核中获得前6名的镇和前8名的监管单位,分别给与1万元奖励;对发生较大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各镇各部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巨大的促动作用。
二、抓好三个环节,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
一是抓好执法监察这个环节。执法监察是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治理主体责任的最直接有效手段。针对当前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水平不够高的现实特点,在执法监察过程中,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教育为先导,整改为目的,处罚作为保障手段,引导企业主动“治病”,不能重处罚轻教育。对整改无望或拒不整改的则要坚决依法进行处罚或关停,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严肃性树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即墨市安监局在执法工作中提出“三心”工作法,即检查前“用心”,检查中“细心”,检查后“关心”,检查前认真做准备,检查时细心找问题,检查后回头看落实,督促企业隐患治理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抓好安全许可这个环节。对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危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顿和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加强源头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督促生产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条件、提高安全标准、夯实安全基础的有效措施。安全许可要严格把关,督促企业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求,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设备设施完善和现场管理等方面逐条对照检查,找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督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从源头上杜绝企业带“病”运行。
三是抓好安全培训这个环节。多为企业培养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企业安全生产就多一份保障。安全培训既要注重培训人员数量,又要注重培训质量,让经过安全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为企业安全骨干,推动企业隐患治理责任落实。即墨市安监局今年以来举行培训班41期,培训安全管理人员1990人,特种作业人员1294人,指导督促专家培训15万人次,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企业安全水平。
三、借助三个载体,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参与度。
一是借助“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活动等载体。围绕安全主题,结合实际,通过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循序渐进培养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使全社会了解安全生产、接受安全生产,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即墨市今年来除开展“全国第七个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举办“安康杯”、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外,还结合实际,开创性的把每年的4月5日定为 “四.五”全市安全生产宣传日,通过开展隆重的宣传活动,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是借助“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这一载体。“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是安全社区创建的口号,运行良好的安全社区应惠及社区内每一名成员,安全社区的创建、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就是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提高群众安全意识的过程。即墨市按照“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逐级申报”的工作思路,目前已创建即墨市级安全社区50余家,青岛市安级全社区10家,这些安全社区对抓好基层安全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将力求新的突破,争取创建国家级安全社区。
三是借助隐患举报制度这一载体。安全生产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隐患治理工作应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完善隐患举报制度,设立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等措施,调动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隐患整治,齐抓共管”的局面。即墨市2005制定实施了《隐患举报奖励办法》,对隐患举报的受理范围、举报方式及奖励办法均做出了明确规定,今年来共接到群众举报35起,群众从三四年前不清楚安监局工作职能到现在主动找安监局维护安全生产合法权益,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参与度显著提高。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