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10月份作品《“亡羊补牢”不可取》

古代有一成语典故叫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曰: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后来成为成语亡羊补牢。意思是说羊丢失了,才修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避免以后再损失。这是避免再次遭受损失的一种措施。但是如果在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讲,这种方法就值得商榷。

亡羊补牢在某些场合、某些地方可能是一种补救的好办法。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我认为“亡羊补牢”的办法不值得提倡。其原因是:一是人的生命不可挽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死亡,这些死了的人就再也不能复生。这将对家庭、对社会都将造成巨大损失和不良影响。二是损失不可挽回。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经济失不可挽回,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建立起的事业,就可能付之东流,三是不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影响到社会稳定,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果断,有可能出现更过激事件,造成新的事故或事件。

如果我们能够提倡而补,哪才是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在生产工作中,我们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能习惯于不出事故不知道,出了事故吓一跳;不出事故不关心,出了事故找原因的“亡羊补牢”式做法。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我们不需要英雄,只需要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负起自己的责任,采取较好预防措施,做好安全的基础工作,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事故发生,哪么我们就不会再那么多的家庭失去亲人,就不会有哪么多的悲剧产生。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做到三点:

1、防在前。

事实证明,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防在前,才能牢牢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才能使事故,才能使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点。这就要求做到:

一是不能忽略平时的安全工作,要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不要等到隐患扩大、恶化,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才想办法解决。

二是要有严、细、勤、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管理要严格、细致,要口勤、眼勤、手勤、脑勤,工作要扎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隐患,以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确保生产安全。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力度,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对违章操作的人和事,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造就。

2、想在前。

每天工作之前,要想想通过什么办法、措施、手段,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一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大力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在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别人不被伤害。

二时时以我为中心,从身边做起,增强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注意身边的环境的安全性,及时消除身边的隐患,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三是安全部门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不断查找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尽可能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不断加大生产现场和工作环境的整治力度,让员工有安全感。要让员工有安全感,就必须“想在前”,有强烈的超前意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好抓出成效,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做在前。

一是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消除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工作中矗的问题和尚未整改的缺陷等,要事先鉴别和判断可能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重大事故的隐患,要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消除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是要认真分析各种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对已经出现的事故要进行认真分析,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和杜绝类似事故的在自己身上发生和重演。

三是要对安全生产现状、作业场所的基本情况、事故多发区域的防护等,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

四是付诸于行动,把安全生产工作当成职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大事,不能有丝毫订麻痹和懈怠。

总之,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就一定能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转。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