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也特别敏感,不论平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规定如何,但凡出现了重特大事故的地区和部门,无不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就连平时参加个安全生产会议都没时间,也要找人代替的“忙人们”,亲自坐阵十天半月的,也能腾出了时间。更有甚者,重特大事故一出,立马表态要“不惜一切代价”。
“不惜一切代价”,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领导的重视和决心,对抢险救灾,化解事故所产生的危害是一种支持。然而笔者认为,“不惜一切代价”还是慎重用为好。
何为“不惜一切代价”, 不惜一切代价就是采用非常的手段、作出再大的牺牲都不为过。在事故发生后,我们有没有这样做的必要,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激动就“不惜一切代价”。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做出反应,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灾区,胡总书记也亲临一线指挥抗灾,发出了“举全国之力,不言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最大的努力”的号召,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同心抗灾的坚强号令,对指导今后的抢险救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只要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人民群众都会理解的。在灾难到来之际,迅速采取必要的手段、落实科学的措施,远比那空洞的“不惜一切代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不惜一切代价”,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
在很多灾难面前,如果下面真的“不惜一切代价”,产生了不必要的牺牲,造成不该发生的后果,甚至由一个灾难衍生为更多的灾难,那些大言不惭“不惜一切代价”的领导,怕是又会把责任推给基层。就是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怕是也没法向党和人民交待。
慎言“不惜一切代价”,并不代表你漠视生命,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把“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用在平时的安全预防上,少制造几个“豆腐渣”工程,使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象那“最牛的学校”一样,大震到来岿然不动,我们相信,在中华大地上,每年都会少上许多屈死的冤魂。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