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未为迟矣“,是出自《战国策·楚策回》的名言,对于我们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其哲理是不言而喻的。本人理解,所谓“亡羊”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了事故;而“补牢”则是指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修定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然而,有的单位、有的同志,对“亡羊”与“补牢”的关系处理得并不是很好,对“亡羊”后的“补牢”工作抓得不紧,总认为“羊”已经跑了,“补牢”也没有什么大用途。这是生产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之一,可谓“亡羊不补牢,羊会连续亡”。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处理“亡羊”与“补牢”的关系,做好“亡羊补牢”工作呢?
其一,认真分析“亡羊”的原因,明确“牢”破在何处
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单位的主要领导一定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切不可一味地埋怨指责,后悔惋惜,而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所在。一要深入细致查找发生事故的原因。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一定要做到深入细致一丝不苟,采取多种方法,善于从各方面进行调查;要克服光听汇报,只听一面之词的倾向,要通过多方面调查,力求全面掌握发生事故的第一手材料。二要认真分析。对于收集掌握的情况,要认真中肯地分析,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提炼,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的原因要力求准确无误。三要明确责任。原因查明后,要明确是谁的责任。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当事人无组织、无纪律、违纪违规所为,也有领导组织不力,指挥失误所致;既有单位的安全措施不强化、不全面,也有措施在落实方面的问题;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物的不安全条件和自然的不安全影响。总之,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者,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事故的责任,真正做到摔个跟头,拣个明白。四要认真改进。不再“亡羊”是目的,而“补牢”则是手段。在查找出真正的原因和明确责任后,要对本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各项措施方面进行认真盘点,切实把“牢”破的地方真正补起来,防止再“亡羊”。
其二,没有“亡羊”,也要“补牢”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雨月风清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