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很少忧郁,他们青春健康、活泼顽皮,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活力,听任自己的志趣,驰骋放手给它们一切满足的机会,很少碰到障碍,也没有感觉疲倦,生活中的快乐和风景应接不暇,以为前面一路是美不胜收的新鲜景致!干一样事情时像一团火热的日头无旁顾、不反省。由于没有太多的阅历和对前途没有太多的考虑,加之生活也没有太重的负荷,所以他们经常是吃得香、睡得着、做不住、玩得欢。聚集在一起聊天和争论,在追逐嬉笑中洒下一路的欢声笑语,畅饮生命甜美的乳汁。
成年人则不同,他们一生的许多追求,如权利、地位、财富等等,在中年时都变得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这使得他们在世界的竞技场上变成了一具具追求成功的机器,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和逐渐加重的压力面前,为工作四处奔波,被追逐死死缠绕。于是,在社会上我们经常能听到,由“工作狂”到“过劳死”的陈逸飞和高秀敏这样一类的事例。其实,这并非他们甘心情愿地选择这般疲于奔命的艰苦生涯,而是成功之后社会和自我的期许,使得他们不得不耳。而没成功者又急的像想穿过高速公路的蚂蚁,前仆后继、义无返顾,不少便葬身于风驰电掣的车轮之下······
我不反对人们对成功和事业的追求,我也很欣赏追逐者的坚韧和执着,我们今天的文明社会和繁华的世界都来源于这些推动历史前进的追求者。我只是想强调每一个追求和追逐者首先要看清自己、看清方向后再起跑加速,以免以有为之身做无用之事,筋疲力尽后还撞得头破血流,一无所获。所以,我主张对许多追求和不追求的人来说都要读一点书,然后学会一点忧郁。因为忧郁让你清醒,读书让你感悟;忧郁让具备成功素质的人深思熟虑、规避风险;读书让缺少天赋的人知道随遇而安、平和快乐。人生识字忧患始,思想的复杂性的反映,也是生活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其实,真正的忧郁是需要文化的,是需要深邃的思想和睿智头脑的,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忧郁的资格。人生读书忧患始,根据有关专家调查,患忧郁症的人群当中,知识分子比没文化的多无数倍。可以想象处于极度贫困、物质匮乏的山民,为了房租和明天的面包发愁的下岗工人是不懂忧郁而只会忧愁的。忧愁和忧郁不是一回事,忧愁是物质的、肉体的,而忧郁是精神的、灵魂的。当然我们不倡导大家都效仿《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成天柳眉倒竖、无病呻吟,忧郁过头以至成病,我们只是强调做人做事要有警觉和防范心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尤其是置身于工作岗位时更要具有忧患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在生活当中培养一点忧郁,才能在工作和生产中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幸福和快乐固然应该是生活的主旋律,但是,如果过分宣传这种加糖的甜粥,就只能造就更多的缺锌的低能儿,导致因素质低下造成的身前一片狼藉,身后灰飞烟灭的惨痛教训。
让我们追求快乐的同时造访忧郁,因为忧郁有的时候就像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让你在振奋中焕发力量;有的时候就像一滴滴清澈透明的雨珠,让你从懵懂中清醒,于是你会在音乐声中走出雨雾,在高雅清丽的忧伤中,去迎接无云的蓝天的到来。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