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煤炭行业,现场安全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制定了不少,但效果究竟怎么样呢?那问题又出在什么地方?发生事故以后,我们多数人认为,这又是一个意外,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意外背后,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不是发生事故以后,出台一两个文件那么简单吧?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来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呢?在这里我谈一点关于攀煤集团大宝顶煤矿是如何抓好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面做法。
一、隐患排查
1、采掘工作面执行每班交接班安全检查。每班接班前,由跟班队长牵头与瓦安员、班组长(开拓、掘进跟班队长先到重点头面参加隐患排查,然后依次进行,跟班队长未到前由瓦安员会同班组长进行)共同对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交班前再进行一次,并认真填写工作卡,实行双跟班期间由队干组织,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方可正常生产。各采掘队由队干每天必须组织一次全方位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现场电话汇报安监处。
2、准备区每旬由主要负责人组织一次重点隐患排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隐患排查。
3、生产技术部、地测科、机电科、运输区、通风区等每旬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一次重点隐患排查,每月组织一次全面的系统隐患排查。
4、安监处每旬或不定期组织,进行全面的重点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时间以四点班、零点班及交接班为主。
5、矿每月由矿长或安全副矿长组织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并根据安全生产状况不定期组织安全抽查。部门排查必须填写隐患登记表并有记录可查,较大以上安全隐患必须在检查当日书面报安监处,安监处向矿分管领导汇报,及时落实整改。
二、隐患排查重点
1、采煤工作面排查是否按作业规程作业、支柱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工作面备料情况、临时支护情况、上下出口安全状况、顶板及煤壁区安全状况、两巷的安全状况、小绞车安全状况、图牌板情况、通风瓦斯情况,同时对职工履职及工作状态进行排查。
2、掘进工作面排查是否按作业规程作业,支护质量、前探梁使用、斜坡提升、图牌板、局部通风、监测监控、,同时对职工履职及工作状态进行排查。
3、准备区重点排查辖区内的石门大巷顶板安全情况、采区绞车道、机电设备的完好状况,同时对职工的履职及工作状态进行排查。
4、通风区、机电科、运输区是矿业务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三大”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隐患排查。
通风区重点排查瓦安员履职情况、通风系统是否可靠、通风设施是否完好、瓦斯是否异常、风量调配、局部通风,同时对职工履职及工作状态进行排查。
机电科重点排查全矿安全供电、设备完好、大型设备运转,同时对职工履职及工作状态进行排查。
运输区重点排查大巷运输秩序、机车司机履职情况、斜坡提升(含小绞车)、轨道质量,同时对职工履职及工作状态进行排查。
地测部门重点排查防治水措施落实、周边小煤窑情况。
技术部门重点排查规程措施编制是否符合井下实际、是否贯彻、执行是否到位,并定期作业规程措施进行复查。
安监处重点排查重点头面、安全死角、质检员及瓦安员履职情况、规程措施的执行情况。
工资部门重点排查劳动组织、劳动纪律。
财务部门、供应科重点排查安全费用、材料使用情况。
、三、隐患落实整改
按照隐患分级管理要求落实整改:C级隐患由检查人员现场落实班组长负责整改,跟班队长、瓦安员监督;B级隐患由跟班队长组织整改,瓦安员或安监处派专人监督。隐患整改完毕后经跟班队长、瓦安员、班组长共同验收,合格后恢复生产。发现A级隐患立即停产,并向安监处、调度信息中心汇报,由矿分管领导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现场调查,确定整改方案及措施、整改进度,明确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监督人员,相关准备工作就绪,经安监处验收合格方可实施整治。A级隐患整改完毕后必须经安监处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小班跟班队长、瓦安员或部门排查过程中,出现整治意见不统一的,必须同时向安监处汇报,以安监处确定整改意见为准
四、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追究
1、跟班队长、瓦安员不按规定进行排查的,要给予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从严追究责任,直至开除矿级;
2、采掘队接到上级通知或瓦安员查出要求整改的安全隐患,不进行整改的,要给予惩重罚,并追究当班相关人员责任;
3、采掘队同一头面连续出现两次隐患整治不彻底或拒不整改的,从严追究队干责任,直至免职;因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执行不力,造成同一头面连续两个月工程质量不合格,队长、安全副队长就地免职。
4、机电科、运输区、通风区不按规定组织排查,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
5、矿确定的整改监督人员,无故不参加、不履职、达不到规定时间的,从严追究责任。
五、隐患排查整治管理
1、辅助区(科)采、掘队检查及排查出的隐患由所在单位建立隐患排查整改记录,较大以上隐患在单位调度室或会议室设置的隐患公示牌板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隐患排查时间、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整改监护人及验收负责人、完成时间等。
2、部门检查及排查出的隐患由安监处负责建档,对较大以上事故隐患要实行“一患一档”式,一般隐患实行台帐式。较大以上隐患在矿调度和井口隐患公示牌板上,按“四定”原则,进行公示。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重大隐患,书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事故隐患类别、危害程度、整改措施建议、预计整改时间等。
3、建立隐患排查整改督查制度,安监处确定专人每天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疏理,分类管理,随时掌握各类隐患是否落实整改、整改情况、整改完毕验收情况。
安监处每班对跟班队长、瓦安员汇报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掌握安全隐患整改动态,每天对矿及部门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疏理,列出重点,及时书面向矿分管领导汇报并通报相关部门,同时汇报前一天隐患整治情况。
从以上隐患排查方式、隐患排查重点、隐患落实整改、隐患责任追究、隐患排查整改管理几个方面,重点是加强了现场隐患排查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真正做到了使各类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