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红灯停绿灯行

“过马路,左右看,不在路上跑和玩。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是我们70后那代人接受的最早的交通安全教育,至今吟唱仍能朗朗上口。时过境迁,三岁半的女儿唱起《红灯停绿灯行》来,又是一番韵味:“十字路口红绿灯,红黄绿灯要分清。红灯停,绿灯行,红灯亮了等一等,行停停行看灯明。”歌词不同,音律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

生活在城市,红黄绿灯便是最简单的交通规则。绿灯亮了,停在斑马线外的轿车、电动车、自行车以及低碳生活的行人,犹如流水一样“漫”过安全线,流过路口,驰向远方。红灯亮了,它大手一挥,眼睛一眨,又果断地将车辆、行人拒在安全线外。在城市里生活,与其说这是一种交通规则,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出行平安,人人有责。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车辆增多,原来的宽阔的马路,突然变窄了;原来平静的生活,突然被疾驰的节奏替代了。而这一切的改变,更彰显了红黄绿灯的重要。繁华的十字路口,不但有色彩斑斓的红黄绿灯,还有交通警察来维护秩序。交通安全事关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越位抑或错位。但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抢绿灯、闯红灯,该停不停,加速强行通过路口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从小区到单位路过六个路口,见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碰撞的车辆,见过因抢道而不互相让的司机,不禁一种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情绪既有今天何必当初的意思,又有怜悯同情的意味,还有少许侥幸的心态。有一位哲人说:有时候慢些,是为了更快。很多人抢道看似赶了时间,一旦遇到意外反而耽搁了时间。真到祸事临头,又岂是一个“悔”字所能形容?

看到交通事故,我的心总是莫名地抽搐一下,仿佛触疼了自己的某根神经。有次,我骑车路过一个路口,因心里思考一件事情,忘了路口亮起的红灯,一道刺耳的刹车声突然响起,一辆越野车紧贴着我停了下来。如果再向前行进两厘米,我很可能就躺在了车轮下面。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越野车里探出一张愤怒的大脸。他说:“哥们儿,你眼睛瘸了还是脑袋被门夹了,不想活了也不至于往我车上撞吧!“事情的起因在我,我忙不迭地给人道歉,说:“不好意思,脑袋走私了。”还有一件事,我也记忆尤深。母亲在马路对面看到我和女儿,兴奋难抑,忘记了身在何处,疾步从马路横穿过来。一辆行驶的车辆戛然而止,停在了母亲米把远的地方。母亲双腿发软,一屁股蹲在了路上。车上的司机以为母亲是碰瓷的,拉住路人给他作证。我急忙跑过去,扶起母亲问摔伤了没有,要不要去医院看看。那位司机说:“老太太是自己摔的,与我无关。”我说:“我看到了,的确与你无关。”尽管是虚惊一场,母亲的精神还是紧张很久,感到一阵后怕。母亲说:“摔倒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好像一下子跳出了胸口,脑子里一片空白。”

那些抢道赶时间的人,或许真有火烧眉毛的事等着他们非办不可,但任何事情与生命相比都无足轻重。红灯停绿灯行,这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每人都做到也是一件不简单的大事,因为这简单的规则既体现了自身素养,又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三岁半的女儿唱完儿歌,缠着我要我和她玩“红绿灯”游戏。

女儿自告奋勇当交通警察,我只好当通过路口的行人。女儿像交警那样一边挥舞着小手,一边循循善诱的问:“红灯亮了,怎么办呢?”

我说:“红灯亮了,停一停。”

女儿换了一个动作,又问我:“绿灯亮了,该怎么办呢?”

我说:“绿灯亮了,匆匆行。”

女儿问的特别幼稚,但我答的特别认真。不为别的,因为我只想从自己做起,从教育女儿做起,在她幼小的心里种植一棵文明交通之花,遵守规则,尊重生命,关心自己,爱护他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前车之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