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http://www.esafety.cn/blog/wll/73171/index.html
载入中.......................
博客公告
载入中.......................
时间记忆
载入中.......................
博客登陆
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留言
载入中.......................
博客相册
博客好友
载入中.......................
友情连接
博客统计
载入中.......................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一到十五) | 2010-6-22 8:39:00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一)
案例分析试题:
某日16: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20 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5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污油,在连接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10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20,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三分钟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厂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型、类别有()。
A.其他爆炸
B. 火灾
C. 淹溺
D. 灼烫
E.机械伤害
2.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有()。
A. 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
B.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C. 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
D. 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
E. 安全意识不强
标准答案:ABDE,ABCE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二)
简答题:
1993年6月20日早晨,某筑坝队召开本队的班组长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安排混凝土班人员到冲砂闸护袒1号底板回收材料,并强调本班人员穿统靴,要求班组长回去后要强调执行,
检查事故隐患。
约8时30分,混凝土班在中墩左边出口检修门槽下游处发现漏电,未引起重视,误以为是电焊机感应电,把堆在墩边的钢筋装车后就转移到1号护袒左边墙处装钢筋。10时5分,混凝
土工陈某某、杜某某等发现钢模上有点麻手,组长宋某某去叫电工检查处理,周某某安排其他人员撤离现场。在撤离过程因吴某某脚穿解放鞋,不便涉水,便踏上横跨冲砂闸和1号
护袒的钢筋,脚一踏上钢筋就被电击倒了,经抢救无效,于10时20分左右死亡。
一、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施工现场有电线漏电;死者吴某某未按要求穿统靴;在撤离漏电现场时怕侵湿解放鞋而去踏带电的钢筋造成触电事故
2.间接原因:死者吴某某的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差,浇筑队的民工在分包冲砂闸左墩出口检修门时不按拆模规章乱抛模板,施工现场管理不力,文明生产差,致使电源线
被砸断造成漏电隐患,民工不及时报告,电工责任心不强,对线路检查维护不力。
3.主要原因:吴某某未听从指挥不穿统靴,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差,施工现场线路紊乱,没有统一布线和派专人统一负责管理
二、预防措施
1.对全部施工工地的用电线路进行一次彻底、专业性的清理和检查,工地的所有用电线路,统一布置,统一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
2.对职工和民工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问题:
1.这起事故应由哪些部门或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
2.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求是什么?事故调查组有哪些权利和职责?
标准答案:
1. 这起事故是一般死亡事故,根据目前的规定,这起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的权利是“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
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一)查明事故发生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二) 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和性质;
(三)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四) 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五)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三)
简答题:
2004年11月20日,河北沙河铁矿发生火灾事故,共涉及5个铁矿,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华山为组
长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开始全面调查这次涉及五家铁矿造成至少一百一十六名矿工被困井下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
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李生文联办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
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李生文联办矿等5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
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
问题
1.这起事故是否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
3.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填空:
(1)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
告应报————审批,————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在中央新闻媒体上
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标准答案:
1.这起事故死亡人数达70人,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这起事故已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二)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三)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四)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五)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六)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 (1)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简称安全监管总局)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国务院审批,安全监管总局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安全监管总局商有关部门在
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四)
简答题:
1、 ×年×月×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现场勘察发现,3#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厂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人孔垫被冲开,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因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使该釜的安全泄压装置在超压时不能发挥作用。聚合釜人孔垫也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这些都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问题:试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标准答案:
事故的直接原因:
(1) “习惯性”错误操作长期没有得到纠正。该打开的阀门未打开,不该打开的阀门却打开;
(2) 人孔垫不符合设计要求,使聚合釜处于不安全状态。
事故的间接原因:
(1) 化工厂安全管理有漏洞,安全检查不到位;
(2)操作安全规程不健全,执行不力。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五)
简答题:
1、 ×年×月×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现场勘察发现,3#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厂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人孔垫被冲开,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因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使该釜的安全泄压装置在超压时不能发挥作用。聚合釜人孔垫也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这些都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问题:试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标准答案:
事故的直接原因:
(1) “习惯性”错误操作长期没有得到纠正。该打开的阀门未打开,不该打开的阀门却打开;
(2) 人孔垫不符合设计要求,使聚合釜处于不安全状态。
事故的间接原因:
(1) 化工厂安全管理有漏洞,安全检查不到位;
(2)操作安全规程不健全,执行不力。
案例分析试题:
某日16: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20 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5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污油,在连接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10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20,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三分钟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该厂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型、类别有()。
A.其他爆炸
B. 火灾
C. 淹溺
D. 灼烫
E.机械伤害
2.根据以上情形,爆炸的间接原因有()。
A. 作业组织者安全管理不到位
B.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
C. 动火过程监护不到位
D. 事故应急演练未落实
E. 安全意识不强
标准答案:ABDE,ABCE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二)
简答题:
1993年6月20日早晨,某筑坝队召开本队的班组长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安排混凝土班人员到冲砂闸护袒1号底板回收材料,并强调本班人员穿统靴,要求班组长回去后要强调执行,
检查事故隐患。
约8时30分,混凝土班在中墩左边出口检修门槽下游处发现漏电,未引起重视,误以为是电焊机感应电,把堆在墩边的钢筋装车后就转移到1号护袒左边墙处装钢筋。10时5分,混凝
土工陈某某、杜某某等发现钢模上有点麻手,组长宋某某去叫电工检查处理,周某某安排其他人员撤离现场。在撤离过程因吴某某脚穿解放鞋,不便涉水,便踏上横跨冲砂闸和1号
护袒的钢筋,脚一踏上钢筋就被电击倒了,经抢救无效,于10时20分左右死亡。
一、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施工现场有电线漏电;死者吴某某未按要求穿统靴;在撤离漏电现场时怕侵湿解放鞋而去踏带电的钢筋造成触电事故
2.间接原因:死者吴某某的安全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差,浇筑队的民工在分包冲砂闸左墩出口检修门时不按拆模规章乱抛模板,施工现场管理不力,文明生产差,致使电源线
被砸断造成漏电隐患,民工不及时报告,电工责任心不强,对线路检查维护不力。
3.主要原因:吴某某未听从指挥不穿统靴,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差,施工现场线路紊乱,没有统一布线和派专人统一负责管理
二、预防措施
1.对全部施工工地的用电线路进行一次彻底、专业性的清理和检查,工地的所有用电线路,统一布置,统一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
2.对职工和民工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问题:
1.这起事故应由哪些部门或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
2.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求是什么?事故调查组有哪些权利和职责?
标准答案:
1. 这起事故是一般死亡事故,根据目前的规定,这起事故应由事故发生地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二)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的权利是“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
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一)查明事故发生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二) 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和性质;
(三)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四) 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五)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三)
简答题:
2004年11月20日,河北沙河铁矿发生火灾事故,共涉及5个铁矿,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华山为组
长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开始全面调查这次涉及五家铁矿造成至少一百一十六名矿工被困井下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
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李生文联办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
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李生文联办矿等5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
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
问题
1.这起事故是否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
3.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填空:
(1)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
告应报————审批,————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在中央新闻媒体上
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标准答案:
1.这起事故死亡人数达70人,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这起事故已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二)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三)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四)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五)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六)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 (1)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简称安全监管总局)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国务院审批,安全监管总局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安全监管总局商有关部门在
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四)
简答题:
1、 ×年×月×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现场勘察发现,3#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厂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人孔垫被冲开,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因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使该釜的安全泄压装置在超压时不能发挥作用。聚合釜人孔垫也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这些都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问题:试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标准答案:
事故的直接原因:
(1) “习惯性”错误操作长期没有得到纠正。该打开的阀门未打开,不该打开的阀门却打开;
(2) 人孔垫不符合设计要求,使聚合釜处于不安全状态。
事故的间接原因:
(1) 化工厂安全管理有漏洞,安全检查不到位;
(2)操作安全规程不健全,执行不力。
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内部试题(十五)
简答题:
1、 ×年×月×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现场勘察发现,3#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厂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人孔垫被冲开,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因静电等因素,引发爆炸。
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使该釜的安全泄压装置在超压时不能发挥作用。聚合釜人孔垫也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这些都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问题:试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标准答案:
事故的直接原因:
(1) “习惯性”错误操作长期没有得到纠正。该打开的阀门未打开,不该打开的阀门却打开;
(2) 人孔垫不符合设计要求,使聚合釜处于不安全状态。
事故的间接原因:
(1) 化工厂安全管理有漏洞,安全检查不到位;
(2)操作安全规程不健全,执行不力。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