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青岛管线爆燃事故
五问青岛管线爆燃事故
-
输油管道爆燃,安全令人质疑。据目前消息,初步原因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爆燃发生。漏油为何能轻易进入市政管网?输油管道距离市政管道为何如此之近?相关维护、设计是否存在缺陷?
昨晚,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承认,事发管线与市政管线存在冲突,将对当地地下管线进行排查改造。
追问一:漏油为何轻易进入市政管网?
据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发布的消息,初步查明此次事故是因为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爆燃。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在昨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也是目前排查修复工作的难点之一。郭继山介绍,在发生爆炸事故的刘公岛路,地下一共有11条管线,地下情况的复杂可想而知。
郭继山称,刘公岛路一条路就有11条各种管线,有成品油的,大部分是原油的,还有其他各种实用管线。黄岛油库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那里从没有规划到有了规划。刘公岛路现在位于主城区,两侧的居民非常多,造成管线比较拥挤。发生事故以后,一根管道爆燃,对周边其他管线都有影响。
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曾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发布《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东黄(复)线、东临线隐患整治工程环境信息公告》,“原本管线所处的郊区现在变为繁华城区,建筑物众多,人口密集,部分管道陆续被占压,导致管道无法抢修、维修,即使一些没有占压的建筑物也离管道较近,无法进行管道防腐层大修。”分析人士认为,事发输油管道在两年前就已隐患重重。
郭继山表示,今后会提高标准,合理规划。
追问二:输油管道才用3个月怎么就漏了?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28日,山东黄岛至潍坊输油管道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3亿元。一条使用了不到3个月的输油管道怎么就发生了泄漏?是否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中石化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回应称,经现场认真核实,原油泄漏并爆燃管道系东黄复线管道,而不是黄潍管道。东黄复线管径711毫米,1986年7月建成投产,管道长248.5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所谓“投资13亿、8月份刚刚投用”属不实信息。
追问三:“空当”7个多小时为何不组织撤离?
昨天上午十点,记者在黄岛中医院见到过来领取哥哥和嫂子尸体的杜国光。杜国光说:“原油泄漏到爆燃发生间隔了7个半小时,为何没有给我们任何通知?”
青岛市政府22日发布此事件通报时称,“凌晨3时许,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上午10时许,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并未正面回应此问题,但他表示,青岛市政府是在22日10点钟爆炸之后才知道漏油事故的,在凌晨3点漏油到上午10点爆炸的阶段,市政府并不知情。
郭继山表示,中石化在漏油后已经通知了黄岛区政府及区一级的消防、交警部门等,但并未通知到市政府。对于中石化为何没有通知到市政府,他称,之前是漏油,中石化有自己的危机处理程序,自己并不好评论,需要中石化在调查后发布信息。
青岛海事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财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输油管线漏油事件发生后近4个小时,他们才接到青岛港务局和丽东化工厂的报告。“至于为什么不是中石化第一个报案的,我们也不清楚。”
据该工作人员表示,青岛海事部门是在11月22日早晨7点多接到海上有油的报告的,随后,立即到出事海面采取措施。据青岛市环保局发布的消息,环保局是当天早晨8点30分接报告后,才赶到现场救援。
“救援从七八点就开始了,即使是这个时间点通知我们撤离,也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吧?为何隐瞒真相!”杜国光气愤地说道。
追问四:安全大检查怎么没查出安全隐患?
据中石化官网显示,10月11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曾召开安全大检查通报会,特别指出了三季度安全大检查的严肃性、专业性以及史无前例的规模,是集团公司进行的首次安全、环保、质量和健康联合检查。
通报会称,此次安全大检查,检查人员多、专业全,19组293人的检查队伍创下历年之最,检查覆盖除西藏石油以外的所有生产、经营、工程、科研单位,共查出问题8091个。其中,38名质量专家参与检查。
昨晚,郭继山证实,中石化集团确实在今年10月份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安全大检查,此条管道也在检查之列,但政府方面不掌握检查的具体情况。
追问五:脚下就是输油管道居民是否知情?
郭继山在昨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管线距离居民区的规范,老规范是15米,新规范是35米。
这个地方居民区的管线完全在国家规范的要求范围之内,是35米。但是对居民来说,爆炸不是油管线那个点的影响,因为油管线漏了以后,延伸到其他的市政管线,这个影响比较大。但市政管线是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
记者昨日下午探访爆炸现场时发现,此次一路爆燃的管线紧挨多个居民小区,部分管线的安全距离内甚至盖起了楼房,有的楼房离管线距离不足5米,且附近人员密集,学校、超市、餐馆等配套措施也很齐全。
漏油且最初发生爆炸的地方位于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此处距离黄岛油库只有2公里左右,不远处就是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目前该校师生已经撤离。
记者沿路询问多名当地群众,他们对地下埋着输油管线一事均表示并不知晓。
按照青岛当地媒体2011年对中石化相关负责人采访得到的反馈,东黄线和东黄复线规划建设之时,输油管道都埋藏在荒郊野地。
发生爆燃的东黄复线于1986年7月建成投产,20多年过去后,随着城市的扩张,原本管线所处的郊区现在变为繁华城区,建筑物众多,人口密集。
本版文/记者王选辉付丁王婷婷综合新华社、央视、央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