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第五章习题(14)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第五章习题(14)
(第五章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_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监察机关
C.建设主管部门D.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
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企业取得安全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投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_;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要求;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有重要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有生产安全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
B.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C.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D.以上全部
3.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_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A.安全生产准人B.安全生产许可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资质
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暂扣或_。
A.令企业补办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B.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C.视情况决定是否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D.企业罚款后就不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5.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
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
A.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B.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C. 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D. 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的罚款
6.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_的罚款。
A.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 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7.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_万元以下罚款。
A. 8 B.
8.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处_的罚款,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
A. 5万元以上B.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 50万元以上D. 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9.按照我国目前的机构设置,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是_。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技术质量监督检验部门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D.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0.特种设备的目录需报_批准后执行。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国家计委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1.下列内容不属于特种作业范围的是_。
A.铸造工B.起重机械作业C.压力容器操作D.电工作业
12.锅炉、气瓶等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____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A.国务院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13.特种设备的维修单位,应当有与特种设备维修相适应的人员和必要的检测手段,并经_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维修活动。
A.国务院B.省级政府C.市级政府D.县级政府
1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_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 15天B. 1个月 C. 2个月D. 3个月
15.特种设备投人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_规定的相关文件。
A.《安全生产法》B.《劳动法》
C.《消防法》D.《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
16.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_单位。
A.设计B.制造C.安装D.使用
17.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活动。
A.国家计量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D.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1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处_万元以下罚款。
A. 1 B.
19.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气瓶充装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处_罚款。
A. 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B.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 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20.特种设备在投人使用前或者投人使用后_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10 B
21.通过建立特种设备的_,可以使特种设备的管理部门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其技术状况,了解和掌握运行规律,防止盲目使用。
A.使用规程B.使用说明C.档案D.技术资料
22.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为了有效_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A.杜绝B.控制C.防范D.减少
2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自特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之日起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应在_日内。
A.30 B
2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_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
A.限制B.严禁C.限制D.禁止
25.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完成,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的,经调查组提出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A. 15 B.
26.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读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C.刑事处罚D.撤职处分
2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自调查报告提交之日起_日内,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对特大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A. 7 B.
2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容易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设施和场所安全事故的防范明确责任、采取措施,并组织有关部门对上述单位、设施和场所进行
A.抽查B.不定期检查C.严格监控D.严格检查
29.安全生产监察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最迟在_日内报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A. 3 B.
30.某建筑工地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约成本,没有给工人发放安全帽,致使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该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_。
A. 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B.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行政拘留
3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依照本规定给予_;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行政处分B.降级、降职处分
C.记过处分D.警告处分
32.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有关证照、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折合人民币的行政处罚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A. 3万元以下B. 3万元以上C. 5万元以下D. 5万元以上
33.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未及时上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可给予的行政处分是_。
A.开除公职B.降级C.撤职D.开除党籍
34.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_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A. 5 B.
3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特大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日内完成,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
A.30 B
36.《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并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或者勾结串通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取得批准的,负责行政审批的行政部门或者机构必须立即撤销原批准外,应当对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或者勾结车通审批工作人员的当事人依法给予_;构成行贿罪或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降级B.撤职C.开除D.行政处罚
37.下列_原则属于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A.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B.强制实施的原则
C.劳动者个人需缴费的原则D.视责任情况赔偿的原则
38.《工伤保险条例》规定,_负责工伤保险工作。
A.财政部门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9.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_个月。
A. 6 B.
4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费根据_的原则,确定费率。
A.以收定支,收支平衡B.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C.以收定支,收人大于支出D.以支定收,收人大于支出
41.工伤保险基金留有一定比例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不足的由统筹地区的_垫付。
A.行业协会B.劳动保障部门
C.人民政府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2.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伤害的,由_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A.原用人单位B.借调单位
C.社保机构D.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
43.工伤保险实行_管理,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
A.行业B.部门C.垂直D.属地
44.工伤保险补偿实行_的原则。
A.有过错补偿B.无责任补偿C.有责任补偿D.限额补偿
45.下列______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患职业病的
B.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自残的
46.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_日。
A.30 B
47.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其费用由_支付。
A.用人单位B.工伤保险基金C.工会D.政府
48.在工伤医疗期间发给相当于本人受伤前月工资收人_的津贴,此项待遇为__支付。
A.全额,企业B.全额,保险基金C. 80%,企业D. 80%,保险基金
49.对评上6级伤残等级的职工,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_的_个月。
A.本人工资,14 B.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50.《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规定,特大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规定,有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或以各种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_行政处罚。
A.罚款B.降级C.记过D.警告
二、多项选择题
1.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_的防范、发生,依照相应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领导责任。
A.特大火灾事故B.特大交通安全事故C.爆炸物品特大安全事故
D.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E.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
2.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区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_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
A.程序B.范围C.时限D.权限E.职责
3.在发生特大事故后,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区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
B.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
C.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90日内完成
D.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迅速、如实发布事故消息
E.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迅速组织救助,有关部门应当月;从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阻挠、干涉对特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对该地方_,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A.人民政府咖主要领导人B.人民政府其他领导人C.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
D.政府部门代理负责人E.政府部门其他负责人____
5.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_给予行政处分。
A.省长B.分管安全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C.直辖市正、副市长
D.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E.其他有关责任人、‘___
6.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______条件。
A.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
B.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C.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
D.员工人数在巧人以上
7.在发生特大事故后,有关方面应采取_的措施。
A.上报事故情况B.协助事故调查C.组织救助D.销毁事故资料
8.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在下班路上,因酒后驾车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
9.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_。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0.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_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A.财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工会组织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E.行业协会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DBBCCBDBB 11-20 AABBDDBDBD 101-110 CCABDBDDBC
21-30 ABBBBDBBCB 31-
二、多项选择题
1--10 ABDE AC ABD AC AD ABC ABC ABC ABC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