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愚人 submitted 2009-10-30 10:16:00
预制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
|
|
苏州愚人 submitted 2009-10-27 15:10:00
砌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n
|
|
qsf999 submitted 2009-10-25 19:39:00
保全工安全操作规程
1、保全工要把安全检修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对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自觉增强检修中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安全检修,严禁违章操作。2、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保护器具,防止意外伤害。3、工作中要切实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安全,防止工件脱落等。两人以上集体作业时,要有1人负责指挥,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区域检修时,应有2人以上人员,并有1人负责监护,严禁1单独进入作业区域作业。4、进入设备内进行检修时,要严格按照设备内作业的有关规定执行。5、使用倒
|
|
qsf999 submitted 2009-10-25 9:11:00
229254A冷铁水浇注机操作规程 1、遵守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2、检查冷铁膜是否有裂纹,如裂纹过大,应及时更换。3、检查拉紧装置处是否有冷铁块,如有冷铁块,要立即拿掉,以名阻碍运动。4、先点动试车,然后空运转2-3分钟,检查传动系统(电动机、联轴节、减速器、链条)的运动是否平稳,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5、浇注铁水以前,首先在冷铁模上刷涂泥浆。6、不要把铁水浇在行走轮和链条上,否则要立即清除,以免阻碍运动。7、在浇注机的头部,必须将铸定全部敲离下来,不准随冷铁模带到设备底
|
|
苏州愚人 submitted 2009-10-22 8:45:00
钢筋绑扎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斜屋面)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
|
苏州愚人 submitted 2009-10-22 8:45:00
钢筋绑扎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作业部位
交底部门
交底人
施工期限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接受交底班组或员工签名:
|
|
qsf999 submitted 2009-10-21 12:27:00
胶带输送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第1条 必须经过本工种专业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2条 熟悉本岗位胶带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技术特征、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电动机、控制设备的性能和有关的电气基础知识,了解一些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3条 熟悉本岗位设备的开、停车程序和操作方法,与有关岗位的联系信号,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第4条 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
|
|
qsf999 submitted 2009-10-21 12:27:00
煤泥水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第1条、 必须经过本工种专业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2条、熟悉煤泥水泵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及有关基本知识,了解一些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3条、了解本岗位的作用,煤泥水的浓度、粒度组成,数、质量及工艺要求。 第4条、掌握本岗位煤泥水、清水的管线布置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调整。 第5条、熟悉本岗开停车程序及上下道工序的联系。 第6条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
|
|
qsf999 submitted 2009-10-15 10:37:00
井下凿岩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凿岩机的人员,要经过培训,熟悉凿岩机的性能和方法。 二、作业前必须详细检查浮石和残(盲)炮,先敲邦问顶,详细检查打眼部位顶板或边坡稳固情况,认真处理浮石;必须经爆破员用正确方法处理好残(盲)炮;确保安全后,方准作业。 三、作业前要仔细检查风、水管路、机械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毛病时,必须修好后方准作业,禁止设备带病或缺件运转,严禁单人操作。 四、上下两台机子同时作业时,必须交错进行。如在大断面掌子凿岩时,必须在工作前搭好牢固的操作台,确保安全后方准作业
|
|
qsf999 submitted 2009-10-15 10:37:00
160T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导160T压力机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 管理内容 3.1 操作规程 3.1.1 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操作顺序和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3.1
|